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
近日,上海市正式发布《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》,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,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产业高地。该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、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,引发业界广泛关注。
一、方案核心目标
根据实施方案,到2026年,上海市将实现以下目标:
领域 | 具体指标 |
---|---|
技术突破 | 突破10项以上具身智能核心关键技术 |
产业规模 | 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|
企业培育 | 培育3-5家具身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 |
应用场景 | 落地50个以上示范应用场景 |
二、重点发展领域
方案聚焦以下关键领域:
领域 | 主要内容 |
---|---|
智能机器人 | 开发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服务型机器人 |
人机交互 | 研发自然语言处理与多模态交互技术 |
智能感知 | 提升环境感知与自主导航能力 |
边缘计算 | 优化低延迟、高可靠的边缘计算架构 |
三、政策支持措施
为确保目标实现,上海市将推出以下支持政策:
政策类型 | 具体内容 |
---|---|
资金支持 | 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 |
人才引进 | 提供高端人才落户绿色通道 |
平台建设 | 建设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|
场景开放 | 优先开放医疗、教育等公共领域场景 |
四、行业反响
该方案发布后,多家企业迅速响应:
企业名称 | 响应措施 |
---|---|
A公司 | 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具身智能实验室 |
B集团 | 启动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研发项目 |
C科技 | 计划年内推出首款商用服务机器人 |
五、专家观点
业内专家普遍认为,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推动上海智能产业升级。李教授表示:"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风口,上海此举具有前瞻性。"王研究员指出:"关键是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,避免重复投入。"
六、未来发展展望
根据方案规划,上海将分三个阶段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:2024年夯实基础、2025年重点突破、2026年全面推广。预计到2030年,上海将成为全球具身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区。
该方案的发布标志着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又迈出重要一步,将为我国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,同时也将面临技术攻关、伦理规范等挑战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